過度理毛 Psychogenic Alopecia 讀書筆記

貓談社的臉書社團 (3)

以下資料來自Blackwell’s Five-Minute Veterinary Consult Clinical Companion, Canine and Feline Behavior, 2nd Edition(購買網址:https://www.amazon.com/Blackwells-Five-Minute-Veterinary-Clinical-Companion-ebook/dp/B0776LW8X4),貓談社摘錄&翻譯(不侵權聲明:僅少部分節錄,並且是理解過後的重新撰寫筆記,我主張「fair use合理使用」)

 

過度理毛是台灣的貓咪常發生的一個問題,貓咪通常會先從下腹部跟腿部發生少毛或禿毛,相關中文資料很少,我們讀過一些資料後決定摘錄一些知識讓大家方便參考。

 

 

一、過度理毛定義

 

  • 因理毛而排除原本可能出現的其他行為
  • 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一部分或全部
  • 可能與知覺過敏相關
  • 有些人認為這是強迫症 (OCD)
  • 對此病症的成因或精確認知,目前沒有明確共識

 

 

二、過度理毛病因

 

  • 應先排除病理與生理學原因,才下判斷,例如過敏與疼痛等
  • 可能因飼養空間侷限、壓力、焦慮、挫折等負面因素引起
  • 當過度理毛行為出現一段時間後,可能獨立出現,而不再受原本原因影響
  • 物種、品種、血統可能影響此病症出現機率
  • 此行為可能提供自我增強 (self-reinforcing),以讓貓能夠適應並不符合其天性與需求的環境

 

 

三、病史

 

1. 發生對象

 

  • 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、性別、品種的貓
  • 有一說是東方貓、暹羅貓、其亞洲品系的貓較易發生
  • 但也有一說指出此結果是來自於較多的研究專注於這些貓種,而造成這樣的數據誤導

 

2. 側寫

 

  • 貓一天中花大量時間舔毛
  • 舔毛行為中可能包含啃咬或拔毛
  • 若飼主有斥責或處罰歷史,則貓可能會選擇躲起來舔
  • 舔毛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定
  • 可能會因環境改變而引起,例如搬家、家中成員改變等

 

3. 危險因素

 

  • 環境或照顧上時間表的變動
  • 室內貓似乎比室外貓容易發生 (文內推測: 飼主的過度關心/互動、飼主監督、空間上的侷限、社交孤立)

 

4. 相關問題

 

  • 家庭組成? 詢問家庭中包含的人類與動物,考量飼主的時間與資源分配是否符合貓的需求,另外多貓的壓力可能是一個影響因素
  • 每天的日常照顧週期? 詢問餵食、訓練、運動、狩獵遊戲機會,考量貓得到環境豐富化的程度
  • 過度理毛的歷史? 發生時間越久,預後越差
  • 一天中什麼時段/事件後開始過度理毛? 可能以此區分正常的理毛與過度理毛。正常理毛可能發生在吃飯完、睡覺前後、剛上完廁所。也可紀錄一次舔多久
  • 如果過度理毛伴隨無緣由的嚎叫、後背抽動 (rolling skin)、無緣由的受驚嚇反應、突如其來的爆衝與躲藏,則要考慮貓咪是否有感覺神經方面的狀況(neurosensory disorder)
  • 詢問飼主如何應對貓的過度理毛? 也詢問如果飼主打斷貓咪的過度理毛,貓多快再次開始過度理毛
  • 貓的皮膚狀況? 治療歷史?
  • 過去行為方面的治療歷史? 貓的反應? 效果如何? 有無用藥? 飼主有無處罰?
  • 有特定的觸發事件或因素嗎? 例如飼主長時間不在家、多貓不和、家庭成員互動或氣氛上的變化?

 

 

四、類似病症或行為

 

  • 尋求關注的習得行為
  • 知覺過敏
  • 皮膚病症
  • 另,哺乳期的母貓本來就會較常舔下腹,可能會被誤會為過度理毛

 

 

五、診斷

 

  • 生理、神經檢查
  • 皮膚相關檢查,包含食物過敏、跳蚤過敏等,可考慮進行過敏測試或細菌培養等
  • 血檢 (CBC、生化)、內分泌檢查、尿檢
  • 在外表上的呈現,舔的範圍可能是聚焦某處、只舔部分、左右側對稱、中/下腹、下體、尾部。是否舔到露出皮膚的程度,是因個體而異

 

 

六、治療

 

  • 不使用頭套等限制舔毛的器材,因為會增加貓的挫折與焦慮(貓談社備註:但若舔傷,就不得不使用)
  • 可同時使用有幫助的皮膚治療方案 (行為治療與皮膚治療可以同時進行)
  • 降低貓的壓力與負面情緒,例如管理環境,以讓貓咪有充足的社交、行為調整計畫、必要時使用情緒藥物
  • 找出並移除觸發過度理毛的事件或因素,例如如果多貓不和的貓間衝突是觸發因素,則須設法改善貓之間的關係或隔開飼養、給予充足而分散的資源等等
  • 如果有觸發事件或因素無法被移除,則應進行減敏與反制約
  • 社交與遊戲的教學:
    • 在貓平靜、安靜時給予關注
    • 飼主可在每天的同一時段給予互動與關注
    • 使用互動玩具與響片訓練
    • 飼主主動發起的互動,例如飼主呼喚貓過來、給予正向的互動、停止互動。相對於此的是貓主動發起的互動,可能是以抓或叫的方式嘗試引起飼主注意
    • 不可使用任何形式的處罰
    • 在貓很可能要開始過度理毛時,可以使用玩具或一個突發聲響(不能嚇到貓)來讓貓咪分心
    • 讓室內貓外出可對其生活是很好的豐富化,可能會有幫助,但同時帶來其他風險

 

 

七、藥物

 

  • 有些貓在所有改善措施中,只對情緒藥物有反應;但對行為治療有反應的貓咪,有可能還是需要藥物來輔助減輕其焦慮或壓力
  • 投藥前須做血檢等檢查
  • 僅在持續且無法降低的壓力因素存在時,考慮使用藥物
  • 根據不同藥物,開始每天投藥後可能要四週以上才開始看到效果
  • 藥物持續使用數個月,直到飼主與貓已經有新的、好的生活習慣與互動

 

 

八、其他

 

  • 有貓間壓力因素,可使用feliway
  • 對貓使用前述的這些精神藥物並未經美國FDA(食藥署)同意
  • TCAs不適合給予心臟有狀況的貓,這類藥物可能導致心律不整,且可能因此致死,必須要使用的話,需要極度小心,並注意劑量與存放上的安全性
  • 藥物副作用過強應減量使用或停藥
  • TCAs與SSRIs對有癲癇歷史的貓需要非常小心使用,也不能與MAO inhibitors並用。避免使用於種公、心臟有狀況、糖尿病、青光眼的貓咪
  • 情緒用藥不能突然停止給予,需要漸漸降低使用劑量再停下

 

 

九、對飼主的溝通

 

  • 如果觸發過度理毛的事件或因素沒有徹底移除,則很容易復發
  • 幾乎無法完全治癒,只能管理
  • 可能一生都要改變與貓的互動方式,並持續進行行為改善計畫
  • 初診後一週追蹤,之後每兩週追蹤一次
  • 飼主需要紀錄發作的頻率與時間長度,以追蹤貓咪的進步狀況
  • 投藥的貓每半年或一年要進行血檢
  • 人貓要有良好而正向的互動關係
  • 進行環境豐富化,提供活動或玩具讓貓咪有事做
  • 注意跳蚤問題 (跳蚤過敏是其中一個促發因素)
  • 通常過度理毛的治療期間非常久,且病情可能有起伏,飼主不應期待會穩定改善
  • 飼主要持續注意貓咪狀況,以便在再發病的初期就趕快介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