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養一隻貓跟飼主感情才會好的迷思
有時候我們會聽到認養者提出,他們只想要養一隻貓,因為他們覺得,貓咪會因為沒有其他互動對象,而對自己更黏,感情更好。即便送養者/中途告訴他們,他們想要的那隻貓咪,跟貓咪的某一個兄弟姊妹,或另一隻沒有血緣關係的貓咪,感情非常緊密。
在貓咪已經有感情很好的手足或朋友的情況下,是否就不會黏人呢?又或者如果貓咪的互動對象只有人類,就會比較黏人嗎? 其實,貓咪對人類,與貓咪對貓咪,這兩種互動與愛的需求,通常是拆開計算的,這兩種需求甚至可能完全獨立而不互相影響。
舉例(以下數字都是0為程度最低,10為程度最高):
A 貓對人的需求是9 ,對貓需求是0,也就是說這是一隻跟飼主非常親密的貓咪,而且他不喜歡其他貓咪。
B 貓對人的需求是7,對貓需求也是7,那這隻貓咪可能是親人也親貓,可以容許家中有其他適合的貓咪,跟飼主的關係也很不錯。
C 貓對人的需求是0,對貓的需求是8,這可能是一隻跟其他貓很密切,但討厭人類的貓咪。
在貓咪已經對特定貓咪有親密關係的情況下,如果剝奪他與對方親暱互動的機會,是很容易造成貓咪壓力的。
貓咪因壓力而對人類的需求異常增加
另外,我們發現在實務上,的確存在一個現象,就是當貓咪身心狀況不好時,有時會用「對人類的需求異常增加」的形式表現。當飼主還在沾沾自喜,自己從感情很緊密的兄弟姊妹中只撈了一隻貓咪回來,然後他每天跟前跟後,撒嬌不已,簡直一刻不能沒有人類的時候,卻不知道,其實這可能不是這隻貓咪真正的原本個性。
最後,剝奪貓咪的一項需求之後,的確有些貓咪會用比較相近的其他替代方案來滿足被剝奪掉的部分,這可能也是大部分 「貓咪只養一隻比較黏人」 這個說法的真正來由。但我們要再次強調,剝奪貓咪應有的動物福利,以滿足自己的需求,是不人道的。
貓咪的天性
貓咪是一種很獨特的小動物,他們擁有「很強的領域性」與「九千多年馴化過程中漸漸從絕對獨居轉變為彈性社會系統」 這兩種看似衝突的特性。此外,貓咪與貓咪間的個體差異,非常巨大,因此對一隻貓來說,剝奪他與同類相處的機會,可能是嚴重的懲罰;對另一隻自己生活就很好的貓來說,飼主突然領養另一隻貓咪回家,他只會覺得世界都要毀滅了。因此,適當的判斷貓咪的需求,適切的滿足他們,是非常重要的喔。
手上沒有貓,要領養時,一次領兩隻感情非常好的貓是最佳策略
如果您正考慮要領養貓咪,不妨問一下送養者/中途,您中意的貓咪,有沒有跟哪一隻貓咪感情特別好,將他們一起帶回家吧!有緊密而正向的社會連結的貓咪,日後發生問題行為與情緒問題的機會可能都會比較小。(如果先領了一隻,養到覺得OK,才去又領一隻對第一隻貓來說陌生的新貓,通常會很辛苦,而且最後不一定能夠磨合成功,因此不是最佳的選項!)
我們同時也建議最多飼養感情好的兩隻或三隻貓咪,就是極限嘍,我們非常不推薦養超過這個數量,因為在一般普通家庭的空間與條件下,貓咪的社會性彈性通常在三隻以下是比較有機會和平共處,越多貓咪也越容易產生摩擦,飼主需要具備更多概念與花費更多心思,才能夠在多貓之間構築大家都愉快和平的相處模式唷。
照片:tida (上) 與小九 (下),他們雙方都成年後才被放在一起飼養,沒有血緣關係,但還算蠻合得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