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咪攻擊怎麼判斷?8 種常見攻擊類型與改善方向

攻擊

閱讀進度

貓咪咬人到底是在玩,還是真的生氣?不同種類的攻擊行為背後有不同原因與解法。

這篇整理 8 種常見攻擊型態,幫你快速判斷自家貓咪的行為屬於哪一種!

因為中文的貓行為資料不多,因此這次以下也會同時附上各種攻擊常用來查詢的英文對應詞,大家需要的話可以用來 google 喔~

 

1. 遊戲攻擊 Play Aggression

  • 特徵:跟蹤偷襲、撲咬手腳、攻擊移動中的人類身體部位。

  • 常見情境:貓看起來可能很興奮與愉快,因為對貓來說他是在打獵,並不是在做壞事。(若飼主曾因咬人被處罰,攻擊模式會變得很詭異,可能出現忍不住撲咬,然後隨即像怕被揍一樣的閉眼轉頭,或是咬完隨即逃之夭夭。)

  • 解決方向:提供充足的環境豐富化,滿足打獵與放電需求。

  • 飼主誤解:以為貓壞心想咬人,其實只是精力沒被滿足。

 

2. 挫折攻擊 Frustration Aggression

  • 特徵:貓看起來會是不愉快的、不爽的,呈現上可能有壓耳朵、甩尾巴、發出不愉快的聲音。

  • 常見情境:阻止貓咪做某件事、沒有給貓咪他想要的事物、給予貓咪的事物跟他想要的不符合時,貓可能會覺得挫折,有些貓會因挫折而決定發動攻擊。

  • 解決方向:避免過度挫折,通常需要就會造成挫折的事項逐項討論,來達成人貓的平衡。

  • 飼主誤解:以為貓「故意不乖」,其實是因需求落差感到不滿。

 

3. 撫摸攻擊 Petting Aggression

  • 屬於:挫折攻擊的子類別,不過實質上可能包含了挫折、恐懼-焦慮、過度刺激這幾種大類,還可能在同一隻貓身上混合出現。

  • 特徵:人先摸貓,然後貓咬人(也可能是抓、抱著踢咬),通常是摸不對、摸太久、摸太大力等。

  • 常見情境:摸太久、摸太大力、或摸到貓不喜歡的部位。

  • 解決方向:找到並遵守貓願意被摸的界限。訓練時可漸進增加觸摸範圍,並搭配即時獎勵。

  • 飼主誤解:以為貓完全不喜歡被摸,其實可能只是「有界線」。

 

4. 轉移攻擊 Redirected Aggression

  • 屬於:挫折攻擊的子類別

  • 特徵:貓咪原本準備攻擊另一隻貓/對象,卻轉而攻擊靠近的貓或人。

  • 常見情境:處於強烈負向情緒時,無法攻擊到本來想攻擊的對象,家裡其他貓或飼主不小心在附近。例如家裡窗外有野貓。

  • 解決方向:處理原本的攻擊情境,例如遮蔽窗外看得到野貓的視線,並提升貓咪的整體情緒健康。

  • 飼主誤解:以為貓突然「無緣無故」六親不認攻擊人。

 

5. 防衛攻擊 Fear Aggression

  • 特徵:貓看起來是害怕的,有人靠近時哈氣、炸毛、低鳴、尖叫,看起來很兇,但其實很兇的起因是因為「害怕」。

  • 常見情境:人類持續靠近或給予貓壓力刺激,,最後導致貓的攻擊。

  • 解決方向:使用親訓與減敏方式逐步改善,避免使用「洪水法」親訓。或是離開現場,不再接近貓以免被攻擊。

  • 飼主誤解:把害怕誤會成「兇惡」。

 

6. 情緒激動的攻擊 Overstimulation Aggression

  • 特徵:貓突然非常激動或亢奮,在人類沒特別做什麼時發動攻擊。

  • 常見情境:遊戲、觸摸過程中,或長期處於亢奮狀態。(跟撫摸攻擊有一部分重疊,有一些資料直接把這個攻擊類別跟撫摸攻擊劃上等號)

  • 解決方向:重新檢視飼養狀態與環境豐富化、刺激源,搭配情緒輔助產品。必要時與獸醫討論。

  • 飼主誤解:覺得「貓突然神經質」,其實是累積刺激過度。

 

7. 習得攻擊 Learned Aggression

  • 特徵:貓很明顯透過「咬」來表達需求,飼主常形容自己被「訓練」。

  • 常見情境:貓用咬的來要求放飯、撒嬌或立即理他。

  • 解決方向:重新訓練替代行為,並同時預先滿足貓咪適當範圍內的要求。

  • 飼主誤解:誤以為「貓脾氣壞」,其實是學會用咬來達到目的。

  • 備註:貓這邊超少人在講這個,狗的比較有資料可以看,但實務上其實蠻常碰到貓有這個攻擊類型的。

 

8. 疼痛引起的攻擊 Pain-Induced Aggression

  • 特徵:平時沒有問題,但突然某個區域一摸就咬或生氣。

  • 常見情境:近期沒有特殊環境壓力變動,但貓咪突然有巨大改變,,這時候疼痛應該要被納入懷疑的範圍。

  • 解決方向:帶貓就醫檢查,並依獸醫指示處理。

  • 飼主誤解:以為「性格突然變壞」,其實是身體痛。

 

同主題直播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