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養貓10大迷思!空間佈置、貓咪飲食全攻略!

貓談社

大家還記得自己第一次養貓的模樣嗎?在寵物店逛得眼花撩亂,新手養貓不確定該買哪些東西?一發覺貓咪不對勁,就立刻問 ChatGPT 或上網 Google,不知道網路上的資訊是否正確? ChatGPT 可能也不了解你的貓咪個性,想要第一次養貓就上手,那就要破除你的養貓迷思!

這次貓談社蒐集了很多養貓新手可能會有的迷思,並且從貓行為學的角度幫大家一一破解,希望能幫助剛開始養貓的朋友,避開新手養貓常見的十大誤區!

貓咪關籠養

📍迷思 #1:貓咪可以關籠養嗎?

很多新手養貓,都會問道:「貓咪可以關籠養嗎?」「上班時間可以關籠嗎?」

❌ 貓談社完全不建議將貓咪關籠養!

籠子的大小無法滿足貓咪所需的活動空間,在野外的貓咪一天可以走好幾公里覓食、巡邏、尋找交配機會等。且貓咪的安全感源自於是否能夠逃離危險,在自然環境裡,貓除了是獵人,也是別人的獵物;當貓咪被關籠養時,會因為無法逃離危險,而感到有壓力。

最不樂見的狀況是關在單層籠或狗籠內飼養,空間小,導致食物、水、貓砂盆無法分開擺放,貓咪也沒有可以躲藏、活動或玩耍;完全不將貓咪從籠子裡放出來也很不符合貓咪的天性。

貓咪關籠養

🙋:「那籠子大一點可以嗎?」

即使是大一點的三層籠或貓櫃,空間的佈置性以及活動空間還是相當有限;除非貓咪有健康疑慮或需要密集的醫療照護,才考慮暫時養在三層籠裡(為了方便觀察&照顧);在貓咪恢復健康之後,就不要再關籠了!

🙋:「幼貓可以關籠養嗎?」

有些新手飼主因擔心幼貓會發生意外,會在外出及睡覺時把幼貓關起來,但我們千萬不能低估關籠對幼貓造成的傷害;這種狀況我們會建議以防護代替限制,將家裡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一一排除並且仍給幼貓足夠的活動空間。

貓砂盆怎麼選

📍迷思 #2:貓砂盆要怎麼選?

第一次養貓你也是去寵物商店買貓砂盆嗎?市面許多貓砂盆都較小,當貓砂盆太小,貓咪便很難完成上廁所的動作,正常使用時也容易會將貓砂撥到外面,落砂問題也會使飼主改用封閉式或上開式的貓砂盆,貓咪也會更不喜歡封閉式的貓砂盆哦!

🙋:「貓砂盆的尺寸要多大才好?」

貓砂盆的長邊建議為60公分以上,才會是大部分貓咪覺得舒適的尺寸;若您是養體型較大的品種貓,例如緬因貓、布偶貓,那貓砂盆的長邊可能要到70~80公分才夠大。

幼貓的飼主要特別留意貓砂盆的邊緣會不會太高,太高的話可以提供一些小階梯,讓幼貓能夠順利地進出貓砂盆!

貓跳台

📍迷思3:貓跳台、貓抓產品選漂亮的就好?

有在逛實體或網路寵物店的大家,一定常常看到造型可愛的貓跳台或貓抓產品!但是你有仔細考慮過這些美觀產品的實用性嗎?

許多貓跳台最大的問題是太矮了!無法滿足貓咪想在高處活動的需求;也有很多貓跳台在設計上不符合貓體工學,使貓咪不容易在上面跳上跳下或休息。挑選貓跳台時,建議要挑選夠高、夠穩的產品,踏板要夠大,作為動線至少要有 20 公分,若是休息處擇建議至少要有 30 x 40 公分。(延伸閱讀:貓跳台該怎麼選呢?

🙋:「買了貓抓產品都沒用!為什麼我的貓都只愛紙箱?」

市面上許多造型可愛的貓抓產品,常因角度、高度或手感不佳,讓貓咪興趣缺缺,淪為裝飾品。其實,貓咪偏好設計簡單、實用的抓板:水平抓板要能趴上去抓,垂直抓柱則需夠高且穩固(至少60公分)厚紙板、麻繩是常見材質,地毯、麻布、牛仔布也很受歡迎哦!

貓咪飲食照顧

📍迷思4:貓咪要選全濕食?還是全乾食?

現在主流的觀點認為吃全濕食比較健康,您可能聽說過「貓咪長期只吃乾糧會導致慢性腎病」,但這並不完全正確。同樣地,也有人主張「濕食容易造成牙結石」,認為若無法幫貓咪刷牙,就應只餵乾糧,避免罐頭,事實上,這兩種觀點本身也互相矛盾!

從貓咪行為學的角度來看,我們更建議根據貓咪的偏好來選擇主食;若貓咪對各種食物接受度高,更可提供多樣化的選擇,例如乾食與濕食交替,不同口味或質地搭配。若為了健康而強迫貓咪僅食某種主食,導致牠長期處於飢餓或壓力狀態,反而可能對身心造成更大傷害。

貓咪吃飯用雙格碗好嗎?

📍迷思5:貓咪吃飯用雙格碗好嗎?

對養貓新手來說,用一樣產品同時解決吃飯與喝水的需求,看似方便,但將食物與水擺在一起,其實不符合貓咪的天性,貓咪在野外不會喝狩獵區域附近的水,這是牠們避免水源受污染的本能,因此建議將食物碗與水碗分開,最好間隔至少50公分,這樣更有機會提升貓咪的喝水意願!

另外,雙格碗的材質很常是塑膠製的,塑膠製的碗容易有刮痕、藏污納垢,所以不建議使用,我們建議挑選陶磁碗、玻璃碗來裝食物和水。

🙋:「家裡不只有一隻貓,可以讓他們一起吃飯嗎?」

如果家中有兩隻以上的貓,我們不建議使用一整排的碗架,讓貓咪們並排進食。這樣的用餐方式會讓牠們時刻警惕其他貓是否會搶食,對貓咪而言也是一種壓力。即使是感情融洽的多貓家庭,我們仍建議讓每隻貓分散位置、各自進食,才能讓牠們更安心地享用餐點。

貓咪品種花色

📍 迷思6:養太多貓,想要蒐集花色、品種…

貓咪是很有魅力的動物,養了一隻貓後,就會想再養第二隻、第三隻… 有人想要搜集各花色的貓咪,有人偏好飼養不同品種的貓。在我們的諮詢工作中,看到許多飼主因為養了太多貓,導致家裡的貓間衝突不斷,使人和貓都面臨很大的壓力。

不同品種的貓咪也各自擁有獨特的活力、體型與個性,所以可能因活力程度、體型差異過大,造成貓間相處衝突。例如,活力較低的英短遇上精力旺盛的豹貓,英短可能會經常被騷擾;又如短腿曼赤肯與體型龐大的緬因貓一起玩耍,牠們之間的力量差距會讓遊戲變得不太公平。

因爲貓咪是有領域性的動物,除非你空間與居住環境足夠,我們通常會建議一個家庭最多就養2、3隻貓咪就好,這樣人貓都較容易維持有品質的生活。

幼貓遊玩

📍 迷思7:陪幼貓玩會有野性?以後會咬人嗎?

軟萌的幼貓是許多新手的首選,但到底該不該陪幼貓玩呢?有說法認為陪玩會激發牠們的野性,導致咬人,但事實正好相反。幼貓若陪玩不足,反而更容易抓咬人的手腳,出現遊戲攻擊行為。

幼貓需要大量陪玩來促進身體與行為發展,尤其是天生的狩獵本能,只要用玩具代替手腳正確陪玩,並確保玩夠,能有效減少幼貓對人的攻擊行為哦!

貓咪陪伴

📍 迷思8:貓咪需要人陪嗎?瘋狂擼貓、吸貓、抱貓?

貓咪需不需要人類陪伴,見解各異。有些人認為貓性孤僻,只要提供食物、水和貓砂盆就夠,覺得養貓很輕鬆;也有人熱衷擼貓、抱貓,給予全心關注。這兩種極端觀點其實都不完全正確。

事實上,貓咪對人的需求因個體而異,有些喜歡互動,有些則偏好與飼主同處一室卻各自安好。與貓咪相處時,有兩點值得注意:

  1. 過猶不及:好的人貓關係需適度,不可過度騷擾,也不能完全忽視。貓咪像是怕澆太多水的植物,太多會爛根,太少則枯萎。
  2. 尊重意願:選擇貓咪願意互動的時刻,當牠們在吃飯、理毛、休息或明確拒絕時,要給予空間,讓牠們保有自己的「me time」。
貓咪剪指甲

📍 迷思9:貓咪不喜歡剪指甲,我能強迫剪指甲、刷牙、洗澡嗎?

當貓咪無法接受卻被強迫剪指甲、刷牙或洗澡,這對牠們來說是非常不妥的。我們理解多數飼主認為這些清潔護理是必要的,但同時這些也是貓咪最害怕和抗拒的行為。飼主本意是為了貓咪好,卻因強迫操作反而損害了人貓關係,實在得不償失!

若貓咪非常排斥剪指甲、刷牙或洗澡,首先要判斷這些護理是否必須執行,例如長毛或厚毛品種的貓幾乎無法避免洗澡。接著可以考慮其他低壓力的替代方案,如增加梳毛頻率、使用乾洗澡產品,或將毛髮剃短來減輕清潔負擔。

|延伸推薦課程:貓咪日常清潔照護全攻略

貓咪處罰

📍 迷思10:我可以處罰貓咪嗎?

養貓後,貓咪可能會出現一些讓人困擾的行為,如咬人或破壞家具等。坊間流傳許多所謂的教育偏方,例如噴水、回咬、戳喉嚨、彈鼻子、彈耳朵或用力拎脖子等,這些其實都屬於體罰範疇。雖然我們理解飼主因為行為問題感到無奈,但完全不建議使用任何形式的處罰,因為不但無法根本解決問題,反而可能讓情況更加複雜。

處罰容易帶來以下負面影響:

  • 破壞人貓關係
  • 造成貓咪負面情緒與壓力
  • 削弱貓咪對環境的安全感

舉例來說,貓咪因為精力不足而出現遊戲攻擊,這本是可以解決的問題,但若遭受處罰,可能引發其他類型的攻擊或問題行為,反而更加難以處理哦!

開始養貓之前,大家時常認為養貓很容易,但面對一個生命真的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,尤其是貓咪這種方方面面都有點難搞的動物。如果你在準備養貓之前很焦慮,或是在養貓時遇到挫折,其實也可以考慮預約諮詢,讓貓談社陪你走出新手村!

同主題直播回放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