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貓一直咬/ 幼貓換牙期
幼貓在約一個月大開始長乳牙,大約四個月大開始換恆齒,一直到他們整口牙齒換完之前,他們都會「牙齒很癢」、「什麼都想咬」、「一直咬」,一個處理不好,人貓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很緊張。另外還有一種狀況,是「遊戲攻擊」而非換牙期的咬咬,但飼主可能難以分辨,因此需要的話也可以同時參考「遊戲攻擊」的相關資料。
針對換牙期的咬咬,「處罰」都是沒有用的,如果真的「有用」,那就表示它會損傷您跟貓咪之間的感情。更慘的是有時候處罰給貓咪帶來壓力,讓貓咪用其他問題行為的形式呈現。常見處罰:噴水、彈鼻子、打屁股、手指塞貓嘴、彈耳朵、打貓臉。以上「都不推薦使用」。
對這些嘴巴很癢的小幼貓們,您可以嘗試給貓咪以下啃咬玩具:
- Kong葫蘆(粉紅或粉藍色、XS號,搭配零食或副食罐使用,每天都可以給)
- Kong的quest系列(任何款式都可以、S號,也是搭配零食或副食罐,每天給)
- 比幼貓體型小的填充玩具
- 三四個月以上可嘗試yeowww貓草包(買大一點的,讓貓咪可以抱著踢咬)
如果以上都已經嘗試,貓還是偏愛咬人類,則嘗試使用手偶玩具(推薦ikea的),不優先推薦此項,因為有誤導貓咪認為人手是玩具的風險,但還是比一般人直接用手跟貓玩好得多就是了。
貓咪的啃咬類資源
一、啃咬類藏食玩具
Kong的啃咬葫蘆,XS號優先,塞肉泥或其他零食,入門的硬度是粉紅/粉藍/紫色,進階的硬度是紅色,最強韌是黑色,但黑色最小只到S號,對大部分的米克斯貓來說稍微嫌大了一點
Kong的quest系列,S號優先
每天一到三回合
二、 狗的啃咬玩具
Mydogtoy.com裡面的tuffy系列:https://www.catchatshop.com/product/50a9208d-0395-460e-9457-4d675584c51c
找貓咪適合咬的大小,可能不會是整個玩具都小,因為畢竟是狗玩具,可以找玩具身體部分細長或是有比較小的身體部位,讓貓方便啃
通常這類玩具是要配貓薄荷類的東西,讓貓踢咬,可以試試看我們賣的那個粉狀貓薄荷與木天蓼綜合的產品 https://www.catchatshop.com/product/26df890b-1fb7-47f8-b10b-a0b8682ca1da,
如果是對貓薄荷跟木天蓼完全沒反應的貓,還可以嘗試噴放輕鬆 pet remedy,有少數貓會對這個味道產生興奮反應,有些貓則顯得很放鬆,只有嘗試過才會知道
三、啃咬類零食
凍乾零食:火雞筋、雞胗、牛筋、或是較硬較有韌性的風乾類肉乾
肉類的筋的部分、任何較強韌的肉類,煮熟給貓
以上這些一定要注意大小,在旁觀察,小心注意安全,並計算進每天的副食攝取量,一樣要遵守不超過每天總熱量十分之一的原則
四、紙箱
紙箱是自成一類,壓力大的貓有機率出現啃紙箱,特徵是會咬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吐出來在旁邊,不會真的吃下去(無聊或單純是啃咬需求也可能出現此行為。)
這個行為本身無害,也協助貓咪舒壓,只要確定他不會吃下去,可以盡量提供紙箱沒有關係
但如果出現的話,要找一下貓咪的壓力源並加以處理
五、木天蓼樹幹
木天蓼樹幹也是自成一類,通常是對木天蓼有興奮反應的貓會來啃,這類木頭的硬度不高,給予上還算蠻安全的
需要注意貓是否有異常的大量啃食下肚的狀況。假設是一般狀況,貓在啃的過程中會吃下少許樹皮是正常的,不需太擔心
六、警語
千萬別買起司棒、潔牙骨、鹿角等堅硬產品讓貓咪使用,他們可能會咬到牙齒崩裂(狗狗也一樣喔!)
啃咬玩具已經碎裂,就是該退休換新的時候了,請把它們視為是消耗品
幼貓到底可不可以玩逗貓棒?
從開始執業以來,我們很頻繁的聽到幼貓飼主跟我們說,他們被建議「不要跟幼貓玩逗貓棒」,因為「貓會變得很野、有攻擊性」。剛開始聽到的時候,我們都覺得是偶發,可能只是有人過去學習到一些錯誤知識而已,但後來發現,這好像已經變成了一個常態,每接兩三個幼貓個案,就會有一個飼主跟我們說,他有被這麼建議過。
所以,到底可不可以玩?
當然可以!而且是要正確的玩、充足的玩!沒有這麼做的話,幼貓會用他們小小的爪跟牙跟你講,他們沒玩夠。建議玩的方式是釣竿式/三節式逗貓棒,一天至少兩回合,一回合10~15分鐘。可以多準備幾支不同替換頭的逗貓棒,以常常更換獵物種類。同時,準備紙箱或貓隧道等遮蔽物,來讓幼貓練習隱蔽自己然後突襲的流程。
與幼貓遊戲時,因為他們會很瘋狂的玩,需注意地板是否會打滑,會的話可以改到沙發上、床上遊戲,或是增加地墊、地毯。另外,如果同時飼養同胎的兄弟姊妹貓,或是感情很好的沒有血緣關係的幼貓,一次帶兩隻,他們會一天到晚跟彼此遊戲,可以很大程度的減輕人類負擔。不過因為一個家的貓口數我們建議最多兩隻到三隻,因此如果本來已經有一隻以上的貓了,有可能會不適合「再帶兩隻回來」。
Reference: AAFP and ISFM Feline Environmental Needs Guidelines (https://journals.sagepub.com/doi/pdf/10.1177/1098612X13477537)
遊戲攻擊
當貓是因為想要玩或狩獵,而抓咬飼主的手腳時,就稱為遊戲攻擊。一般的定義是貓咪因狩獵需求未獲滿足,向不適當的對象(例如飼主、其他人類、其他貓狗)展開狩獵相關的行為。
改善:環境豐富化(包含遊戲機會、環境設置、探索新事物與環境),以遊戲為最優先執行事項,如逗貓棒、solo toy、藏食玩具。
逗貓棒
以三節式逗貓棒或釣竿式逗貓棒為主,避免竿身短又沒有線連接到逗貓棒替換頭的類型,在玩的時候人類的手可能會出現在貓的視線範圍內,進而引起撲咬。
行動:模仿飛行獵物(鳥類和昆蟲)和地面獵物(小型哺乳動物)的方式移動逗貓棒。
捕獲:讓貓抓到逗貓棒的頭並叼走,來模擬捕獲獵物的瞬間。
進食:在遊戲過程中提供零食,或結束時提供喜歡的正餐,以模擬捕獲獵物時的進食行為。
觸感:在遊戲中使用含有天然羽毛/毛皮的玩具,對貓來說更像真實獵物。視道德考量決定是否使用。
另外,在遊戲場地設置抱枕、背包、紙箱、隧道等,對促進貓咪正常遊戲也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Solo toy(自己可以玩的玩具)
以輕、小、容易撥動、滾動者為主。
有沙沙聲或摩擦聲,通常貓會更喜歡 (鈴鐺則不一定)。
貓咪可以活用前爪,有些貓咪甚至會銜著拋起來,或是叼著走。
有些solo toy會比較大、長,用意是要鼓勵貓咪咬著用後腳踢 (俗稱兔子踢)。
針對幼貓:幼貓覺得什麼都好玩,一片落葉都可玩一小時,重點就是要時常更新、輪替、讓貓咪有新鮮感。
藏食玩具
讓貓咪動手動腦。可以用買的,也可以自己做。
出門前、睡前設置好。剛回家也可以來一輪。
使用貓咪喜歡的零食或主食,剛開始使用的貓咪建議先嘗試零食。
如果貓咪很喜歡自己的主食,可以嘗試部分或全部用玩具餵食正餐,但要注意難度,不要難倒貓咪,造成挫折跟資源剝奪的狀況。
藏食玩具教學頁 https://www.catchatshop.com/pages/foodpuzzle
增加遊戲攻擊風險的因素
用手腳跟貓咪玩
「玩」貓,通常包含挑釁、戳貓、故意激怒貓
遊戲機會不足
家中的設置不符合貓的天性需求,環境太過單調無聊,缺乏高低落差
女性飼主(在男女飼主行為差不多時,女生飼主比較容易被貓咪當成目標)
獵物反應:尖叫、小跳步、逃跑、顯示出害怕(這個是沒有性別差異的,男生跟女生都會發生,一旦發生就很容易被當成後續的目標)
錯誤獎勵:在貓出現遊戲攻擊時,為了要讓貓咪停止攻擊,因此拿出逗貓棒陪貓咪玩,而且每次都是只有這個時候才陪玩
常見的處罰手法,建議完全不要使用
被咬時手指戳貓喉嚨、彈鼻子、彈耳朵、反咬、驚嚇貓、關籠、責罵、打、用力拎脖子、噴水等等
處罰後果:
破壞人貓關係
造成貓咪的負向情緒與壓力
削弱貓咪對環境的安全感
貓咪發生遊戲性攻擊後,因為遭受處罰或不當反應,結果見笑轉生氣,演變成真正的攻擊,這就會開始變得不好處理了
被抓咬的當下,可以做的反應
無反應法
把手腳收起來
把自己用被子包起來
到其他房間並將門在身後帶上
非常嚴重的情況,可以將正在攻擊的貓咪安置在三層籠或其他房間,讓貓咪冷靜下來 (用意並非處罰,千萬不可關過小的籠子或提籠,也不可用拋的或大力猛力的抱貓,建議以正常力道與速度抱貓跟放貓,避免造成貓咪其他的負面情緒,使情況變得更複雜)
如果飼主自己無法處理,可以找貓談社預約諮詢